CCF会士论坛 ——庐州论坛活动预告
中国计算机学会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Hefei Branch
CCF合肥会员活动中心
于2018年7月7日(星期六)举行
CCF会士论坛
——庐州论坛
活动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助力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
地点:安徽大学磬苑校区 行知楼负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CCF合肥
承办单位:安徽大学
执行主席:吴 枫 CCF合肥主席
汤 进 CCF合肥执委
活动说明:
CCF会士论坛——庐州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合肥分部(以下简称“CCF合肥”)主办,是CCF会士年度重要活动。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深层次的话题讨论,旨在开展多学科交叉性的学术交流,促进CCF会士间的沟通与互动。
活动议程
7月7日上午 08:30报到
08:30-09:00 入场、签到、暖场视频播放
09:00-09:10 开场介绍
09:10-09:20 领导致辞
09:20-09:30 嘉宾致辞
09:30-09:45 合影
09:45-10:30
专题报告:《面向跨媒体理解的关联学习与群智协同技术研究》
黄庆明 CCF会士/IEEE Fellow/国家杰青/CCF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专任副院长
10:30-11:15
专题报告:《基于认知的机器学习公理化》
于 剑 CCF会士/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11:15-12:00
专题报告:《基于类脑智能的高分辨遥感影像解译》
焦李成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
7月7日下午 14:00活动开场
14:00-14:45
专题报告:《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李世鹏 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 AI 研究院联席院长/ IEEE Fellow
14:45-15:30
专题报告:《教育大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恩红 CCF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常务副院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语音及语音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15:30-17:00 “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高峰对话
嘉宾简介:
黄庆明
黄庆明,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院专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6-2002年在新加坡资讯与通信研究院任研究员,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工作,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获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7年获选IEEE Fellow,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计算、图像与视频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国际合作)、863课题、973课题等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300余篇(Google引用7600余次,H指数是43),其中IEEE/ACM汇刊论文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认定的A类国际会议论文9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20余项已授权),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担任T-CSVT、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编委,IEEE CASS北京分会主席,CCF会士,CCF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近年来参与了ACM Multimedia、CVPR、ICCV、ICME、ICMR、PCM、PSIVT、BigMM等10多个本领域主流学术会议的组织和评审工作,担任大会主席(PCM2017)、程序委员会主席(PSIVT2017、BigMM2018)、组委会成员或程序委员会委员等任职。
报告主题:
面向跨媒体理解的关联学习与群智协同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
跨媒体数据具有跨平台、跨空间和跨模态等特性,内在分布复杂,信息碎片化,兼具各种自然与社会属性,使得传统的基于单一媒体数据构建的方法理论不能有效处理跨媒体中开放的内容特点和时空碎片化的关联关系,难以满足在线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了有效地从海量跨媒体数据中获取知识,需要从内容、语义、用户等角度充分挖掘跨媒体关联语义信息。本报告首先介绍跨媒体语义理解的应用需求和问题定义,接下来从数据表达、语义理解、内容关联、群智协同等方面介绍跨媒体理解与知识挖掘方法。首先,介绍具有噪声鲁棒特性的可扩展聚类方法,挖掘跨媒体事件及内容结构信息;其次,介绍跨媒体特征学习和复杂语义学习方法,应对跨媒体大数据的内容多样性和语义复杂性;第三,介绍跨平台跨模态关联分析方法,从度量学习和关联补全等角度对跨模态内容进行关联推断;最后,介绍跨媒体群智协同方法,对呈现时空碎片化的跨媒体语义信息进行有效建模分析,进而实现内容、语义、群智协同驱动的跨媒体理解系统过程。
于剑
于剑,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研究兴趣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著有学术专著《机器学习:从公理到算法》。
报告题目:
基于认知的机器学习公理化
报告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因应用需求的驱动,大量新机器学习方法不断产生。 这些新算法理论依据各异,彼此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对学习算法的使用者要求极高。但是, 儿童的学习能力虽高, 却不能掌握现今机器学习的理论。 是否能够提出一套符合人类认知的机器学习理论,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报告试图提出一个统一基于认知的机器学习公理化框架, 其基本假设是: 归哪类,像哪类;像哪类,归哪类。该机器学习理论可以推演出归类方法的三条设计原则, 以统一的方式重新解释了数据降维、密度估计、回归,聚类和分类等问题,而且与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原则一致。
焦李成
焦李成,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IET西安分会主席、IEEE西安分会奖励委员会主席、IEEE计算智能协会西安分会主席、IEEE GRSS西安分会主席,IEEE TGRS副主编、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IEEE Fellow、IET Fellow、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CCF杰出会员,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人社部博士后管委会评议组专家,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陕西省首批“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和陕西省师德标兵。
焦李成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感知与计算、图像理解与目标识别、深度学习与类脑计算,培养的十余名博士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奖及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研究成果获包括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科技奖励十余项,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神经网络系统理论》、《免疫优化计算、学习与识别》、《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理论与应用》、《深度学习、识别与优化》等专著二十余部,五次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励及全国首届三个一百优秀图书奖。所发表的论著被引用超过30200余篇次,H指数为71。
报告主题:
基于类脑智能的高分辨遥感影像解译
报告摘要:
高分辨遥感影像智能化解译是世界各国争夺的技术高点,其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就是观得清、辨得明的问题。然而高分辨的观测需求,给高效的目标信息获取带来了难度,以及目标的多尺度奇异性、复杂多样等大大增加了目标建模和目标信息学习识别的难度。视觉感知与脑认知(稀疏性、学习性、选择性和方向性)为实现高效准确的高分辨遥感影像感知与解译提供了思路。借鉴生物视觉认知与感知机理,对高分辨遥感信息获取(感)、解译(知)以及应用(用)进行了研究。
李世鹏
李世鹏博士、IEEE Fellow、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秘书长。
李世鹏博士现任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兼讯飞研究院联席院长。他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成员并曾任副院长。李博士现任《IEEE电路与系统视频技术学报》总编辑,在多媒体、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极具影响力。他拥有196项美国专利并发表了330多篇被引用了16400多次的论文。他培养出四位MIT TR35创新奖的获得者。李博士拥有中科大学士和硕士学位、Lehigh大学博士学位。
报告主题:
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报告摘要:
我将分享科大讯飞通过 AI 技术创新追求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愿景、路线图和最新的技术。作为世界语音和语言理解的先驱者和领导者,科大讯飞正消除人与人及人与机器之间通信的语音和语言障碍,其开放的 AIUI 平台赋能几十万的开发人员研发超出我们想象的创新应用。科大讯飞正和世界顶级大学合作,在基础 AI技术领域进行更深入和更广泛的研究;也正将 AI技术应用于改进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教育、医疗和司法,并取得的初步成功。
陈恩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CCF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8年6月被聘为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大数据学院常务副院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语音及语音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等期刊编委,在TKDE、TMC、TKDD、TIST,以及KDD、SIGIR、ICDM、CIKM等在内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报告主题:
教育大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应用
报告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在线教育数据(如学生的答题记录等)不断积累,为数据驱动的智慧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现有的计算模型很难从海量、稀疏、高噪的学生学习数据中准确分析出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试题特征。除此之外,已有工作也较少考虑学生及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分析的结果难以直接用于帮助学生的在线学习以及教师教学。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试题、学生、教师为对象,通过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和教育方面的领域知识,开展了一系列面向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从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辅助教师教学等。部分成果已经被应用于讯飞的在线教育系统如“智学网”,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
尹宝才
尹宝才,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部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重点项目3项,973计划课题1项),在国际著名刊物(如IEEE Trans. PAMI、IEEE Trans. TIP、IEEE Trans. Cybernetics、IEEE Trans. CSVT、IEEE Trans. MM等)和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如SIGGRAPH、INFOCOM、AAAI、IJCAI等)上发表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为网络多媒体技术、物联网信息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在中国手语合成和云媒体计算等方面做出创新性工作。研制的中国手语播报系统应用于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为聋人提供手语信息服务,相应服务是历届奥运会没有的。研究成果“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基于WEB的手语播报系统与手语普适终端”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参与国家音视频编码标准(AVS)研究工作,2项技术提案被AVS标准采纳,45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和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本期活动执行主席:
吴枫
199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和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学大学,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主任研究员和首席研究员,2014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获2015年国家自然二等奖(排名第一)和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频编码与通信、多媒体内容分析、多媒体网络和人工智能等,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包括IEEE TCSVT、IEEE TIP等IEEE会刊论文60余篇,MOBICOM、CVPR等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A类国际会议论文20余篇,并荣获IEEE TCSVT 2009年最佳期刊论文奖, PCM 2008和VCIP 2007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担任IEEE TCSVT副主编,IEEE TIP、IEEE TCSVT和IEEE TMM编委,国际会议ICME 2019大会主席,国际会议IEEE MMSP 2011、IEEE VCIP 2010和PCM 2009程序委员会主席。对国内外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后有15项技术提案被MPEG-4、H.264和H.265等视频编码国际标准所采纳。曾任中国AVS视频编码组组长(2002-2004),完成了中国AVS视频编码标准1.0的技术制定,并于2006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标准。作为发明人在视频、图像和数据编码方面已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
汤进
教授,博导,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Yocsef合肥2014-2015年度主席,CCF合肥执委,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青工委主任,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青工委委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次,其中在CVPR/IJCAI/AAAI/MM等CCF推荐A类论文10篇。主持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三项。
参会方式:
提前报名,会员免费参加,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7月6日 下午16:00,欢迎诸位会员积极参加。非会员请扫描二维码办理入会后报名。
参会回执:
姓名 | 单位 | ||
电话 | |||
职务/Title | 备注 |
欢迎CCF会员朋友前来参加。
会务联系人:
李瑾 Email:meeting@leinao.ai